【海南建投先锋】田间地头践初心 携手共铺振兴路 记海南建投乡村振兴队员马骥
在琼岛腹地的群山环抱中,深联村的夜晚总有一盏灯亮至深夜。灯光下,海南建投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马骥伏案忙碌的剪影,早已成为村民们眼中再熟悉不过的景象。这位90后的年轻干部,为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毅然奔赴偏远的中部山区,在一年零六个月的时光里,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镌刻下了温暖而厚重的篇章。
初心如炬:党建引领聚民心
2023年7月,马骥踏上深联村那片土地,这个身形不算高大、面庞方正且眼神明亮的年轻人,佩戴着熠熠生辉的党徽,挨家挨户走访。他一边悉心了解每家每户的实际状况,一边耐心传播党的新思想、新文化。他经常把“三会一课”开在田间地头。在槟榔树下,他把党章学习会开成了“板凳课堂”;在稻田埂上,他把党日活动变成了“英雄故事会”。在他的努力下,村党员们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台风“摩羯”肆虐的那个雨夜,马骥第一个冲进齐膝的积水中,拖着裤管里厚重的泥沙,带领党员突击队在塌方的村道上连续鏖战36小时,铁锹与岩石激烈碰撞,终于打通了3公里长的“生命线”。当他手捧着党员群众自发捐出的3220元救灾款,递到老支书手中时,老支书满含热泪,激动地说道:“小马啊,你把党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乡亲们心坎里了!”
枝叶关情:筑牢防返贫屏障
为扎实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深联村189户787人的家门,不知被马骥叩响了多少回。起初,部分村民对他的工作不理解,但马骥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解释。久而久之,村民们只要瞧见他的身影,便热情地将他迎进家中,还会端出自酿的山兰酒,邀他喝上一杯。
马骥坚持对因病因灾因残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户,展开全面细致的排查与研判。对于符合纳入监测条件的农户,他秉持“应纳尽纳”的原则,绝不遗漏一人;对于未纳入监测范围的特殊群体,以及“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未得到保障的一般农户,他逐一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在低保户王阿婆家,他蹲在漏雨的屋檐下,一笔一划地仔细核算收入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的场景在村里反复上演。 在马骥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鼓励引导下,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当脱贫户们顺利拿到申请的17000元产业纾困奖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温暖与希望。2024年,深联村脱贫户人均增收14.25%,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是马骥一本本密密麻麻写满的走访笔记,是他一双双被磨出破洞的登山鞋,更是他为村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的赤诚之心。
产业筑基:破茧成蝶展新翼
在马骥看来,发展产业经济是壮大乡村集体经济、阻断村民返贫的根本之策。为充分盘活村集体自有资金,他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考量,提出发展养殖业,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设想。很快,这位文质彬彬的书生迅速转变角色,化身养殖领域的行家里手。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常常能看到他蹲在鸡舍旁,专注地记录着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即便白衬衫上沾满饲料碎屑,他也毫不在意。第一批深联村“走地鸡”出栏后,马骥又马不停蹄地四处奔走,联系收购方。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深联村的“走地鸡”凭借优良品质,一售而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走地鸡”陆续出栏,“走地鸡”产业不仅成为深联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成为了深联村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当政府划拨的55万元扶农款投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后,马骥积极跟进,督促项目经营主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进行分红,保障村民权益。同时,他深入推进深联村光伏发电项目,精心做好240余亩互叶白千层(澳洲茶树)的管护工作。在村民眼中,他不但是心系群众的好干部,又是踏实肯干的“养殖户”和尽职尽责的“护林员”。如今,澳洲茶树项目及养鸡产业已带动11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造务工收入4.95万元。
大爱无声:点亮万家灯火
深联村的村民们常说,马骥就如同村口新修的那盏路灯,在漆黑的夜里,不仅照亮了村民们归家的路,更温暖了大家的心窝。
在这578个日夜的坚守中,马骥积极开展产业管理、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组织村民参加七彩花生种植技术讲座和槟榔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为村民们传授实用知识与技能;全力支持农村“五网”建设,向民革申请3300元资金,修复损坏的22盏路灯,让村民们夜间出行不再摸黑;联合县供电局,迅速解决车路村台风后停电问题,及时恢复20户86名群众的正常用电;联合县水务局,妥善解决加赖村饮水管道堵塞难题,保障36户122名群众的日常用水;工作队向民革海南省委会申请3.8万元,捐助19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助力74人参加省民族技工学校中专教育,2人参加大专教育,为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邀请省人民医院全科、妇科、儿科等6个科室的医生到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向民革海南省委会申请2000元,购买篮球、羽毛球、彩色画笔等文体用品,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每周组织开展“创文巩卫”活动,认真做好6处污水处理站及周边环境清洁工作,保持村庄公共区域干净整洁……马骥深知,自己的付出不会白费,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每一天都在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这便是奉献的力量。
在马骥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红土地上开出最绚烂的花。”这句话,不仅是马骥对自我的不懈追求与真实写照,更是无数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精神写照。深联村的蝶变故事仍在继续书写,而更多像马骥这样的“点灯人”,正满怀热忱地播种希望,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