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请上传logo 请上传logo
挑战不可能——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项目建设纪实

挑战不可能——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项目建设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9 00:00:00 点击数: 487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是海南省的重点项目,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海建股份公司承建了该项目,海建集团就有责任指导这个项目建设,按期按业主的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的任务,如果本人组织不得力,不能按时完成,就引咎辞职,不领2016年的绩效。”海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亚春立下“军令状”。

海建集团董事长吴亚春跟踪项目进展,掌握关键节点,协调解决各类影响工期的难题。.jpg

距离开馆时间还有不到100天,面对一压再压的建设工期和高标准的施工要求,海建集团的领导班子和项目建设者们都感受到了身上的千斤重担,脑海里时时刻刻想着的,都是要如何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建设任务。

南海之舟

在博鳌旅行,除了浪花翻涌的绵长海岸和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还有一座令人瞩目的博物馆不可错过——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坐落于南海之滨潭门千年渔港旁,距博鳌亚洲论坛会址9公里,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70593平方米。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jpg

走进博物馆,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吸引着参观者。“丝路逐浪,南海之舟”,整体采用连续空间曲面钢结构,将潭门中心渔港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室内光影效果巧妙结合,绚丽的灯光设计随季节变化,成为港湾夜晚一道美丽的风景,这复杂的设计结构,也给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夜景 (2).jpg

堪当大任

2016年4月27日,海建集团所属特级企业海建股份公司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先进的技术力量和良好的信誉,中标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EPC)项目。

次日,海建集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勇担国企重任,举全系统之力,按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要求,不惜成本,不惜代价,誓要完成建设任务。

10天后,项目开工,工期紧张、钢结构跨度大、玻璃幕墙安装工艺复杂、软基淤泥多等困难接踵而至。

工期紧张、钢结构跨度大、玻璃幕墙安装工艺复杂、软基淤泥多等困难接踵而至。.jpg

“困难多,那就认真逐项解决”,采用 BIM 技术建模,反复论证异形钢结构的绑扎点、连接点、安装角度及下料用量,采用 360 度金属锁缝板进行防水,采用导轨式滑移完成斜面玻璃幕墙的安装……在挑战面前,项目建设者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合理配置资源,倒排工期计划,攻克技术难关,成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配齐了临时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分工协作、分层管理、区域实施、资源共享、共同参与的方式,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研究、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创造了多个“海南首例”。

率先垂范

责任在肩,不负重托,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吴亚春非常清楚的记得,这个项目的开工时间是2016年5月8日,自打这天起,他每周三、六准时到施工现场,跟踪项目进展,掌握关键节点,协调解决各类影响工期的难题。

项目进入攻坚阶段,他更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立下平生第一份军令状,向上级及业主单位承诺:“如果该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辜负上级领导和业主的期望,本人马上引咎辞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了实现诺言,也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与集团领导班子们靠前指挥,驻扎项目,调动一切资源,坚决完成任务。有时在工地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绝不含糊。从早7点工作到凌晨 2、3 点,每天仅休息 3、4个小时,直到实现功能性开馆。

吴亚春总裁亲自带领突击队及志愿者开展清理工作.jpg

2016年10月,强台风“莎莉嘉”袭琼,吴亚春蹲点到项目部指挥防台。台风登陆后,暴雨倾盆,导致交通瘫痪、水漫道路,项目周边城镇的街边大树被连根拔起,吴亚春便带着安全主管、安全员一遍遍检查塔吊、脚手架、活动板房的加固情况。

海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金川是项目的现场总指挥,自开工之日起,项目就成了他的“家”。有一次他不小心脚踩锈钉血流不止,赶去医院打了破伤风针后,不顾伤口未痊愈又马上回到施工现场。大家都劝他多休息一下,他却说:“项目第一位,时间不等人。”

2017年除夕,集团领导班子与项目部全体人员同吃团圆饭,共同迎接新年.jpg

2017年除夕,集团领导班子与项目部全体人员同吃团圆饭,共同迎接新年

齐心协力

2017年3月12日,项目进入最后冲刺收尾阶段,由于大量的钢管和建筑垃圾需要拆除清运,工作面急需打开,人手紧缺。集团党委迅速发动海建预备役连队队员及广大干部职工支援项目建设,项目最高峰施工人数达4000多人,连续作战,不分昼夜,不讲报酬,完成外墙和屋面的部分施工难点和脚手架、钢管、扣件、建筑垃圾的拆除清运工作,为项目提前完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完成外墙和屋面的部分施工难点和脚手架、钢管、扣件、建筑垃圾的拆除清运工作.jpg

集团公司领导也坚守工地,与项目部管理人员、建筑工人、突击队队员同吃同住。时任海建集团副总裁、海建股份总经理的易伟也亲自蹲点项目,协调项目建设资金、现场施工等事宜,从白天工作到半夜,经常废寝忘食。

时任建安公司党委书记的邓刻智是一名“60后”,带领本公司的突击队员日夜劳作清理建筑垃圾,整得自己灰头灰脸,疲惫不堪。时任海南七建客服部副部长的蒙厚华可谓是青年的代表,干活时总冲锋在前,总拣最脏最累的活干。时任海建股份公司施工处主任、二工区负责人梁帝水主要负责项目土建工作,工作面大、工作量繁重、管理的施工队伍多,他经常在工地一待就是一整天,在天气炎热时身上衣服被汗水浸透,就多准备一套衣服;一部手机不够用就再拿一部;没时间回项目部给手机充电,就备两个充电宝……

项目最高峰施工人数达4000多人,连续作战,不分昼夜,不讲报酬.jpg

杨勇军同志作为预备役连队指导员,同时也是突击队总协调人,负责分组分工、与项目施工队协调、抢抓工作面等等,抢工任务安排完就立刻加入其中,劳心劳力,在搬运钢筋时不慎划伤,简单包扎后又一头扎进抢工队伍。刘海波同志转业前也是一名专业技术军人,他领着30多人的突击小组主动承担了最苦最重的活,负责搬运重达300公斤的铝合金材质大门,一趟连着一趟,来回30多趟把他们的体力都耗尽了。

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奋战的身影.jpg

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突击队奋战的身影,饿了,就吃盒快餐,累了,就以天为盖地为庐,原地休息一会儿。

经过300多天的奋战,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于2017年3月23日实现功能性开馆,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领导高度肯定。刷新了“海建速度”,创造了全省建筑和中国博物馆建设史上的奇迹。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3).jpg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项目也磨炼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有的已经成长为高级技术骨干,有的成为海建的中层管理者。项目经理黄伟在海南省政府表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时,获评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并于202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项目管理人员黄睿成长为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安全工程师”,杨渊、冯伟山两位同志成为企业骨干,如今他们都是出色的、能挑重任的中层管理者。

(海建集团)

首页
业务板块
资讯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