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工程总包规律 提高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13-07-04人气:7828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探索实践工程总包规律 提高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热烈祝贺全国建设工程总承包(BT项目)经验交流暨12届全运会工程现场观摩会召开
2011年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持续发力、金融政策日趋紧缩、基建规模大幅度减少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按照“代表总部做好上游业务”的长远发展战略和职能定位,实现经营开发开门红,一举中标沈阳四环快速路BT工程项目,成为中国中铁单位时间内产值最高的BT工程。
沈阳四环总包项目部,跑步进场、快速施工,打好“短平快”,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大战役
第一战役,劳动竞赛实现开门红(2011年5月8日~7月31日)。各中标工程公司调集精兵强将,组织优秀管理团队,以“三大目标”为根本,以“八个必须”为主线,以“十大控制性重点工程”为目标,跑步进场,先易后难,克服地亩征迁、管网排迁等各种困难,实现第一战役计划产值8.5亿元的109%,创造了日均产值1000万元的“四环速度”,实现了开门红。
第二战役,劳动竞赛首战告捷(2011年8月1日~10月31日)。总包部厘清思路,狠抓重点,强攻难点,确保节点,抓质量、保安全、抢工期,开展系列“特色月活动”。8月开展以“安全生产,四环争先”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9月开展以“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国质量月活动;10月开展“全力以赴,大干快上,确保交验目标”为主题的“路基交验月活动”;11月开展“验工计价月活动”;12月开展“物料沥青储备月活动”。各参战单位战酷暑、抗严寒,克服了各种困难,确保节点工期目标实现,大部分项目部实现了当年进场、当年架梁。9月完成产值4.2亿元,创造日均产值1400万元的“新四环速度”。10月7日,沈阳四环完成施工产值16.73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计划;10月13日沈阳四环首段路基成功交验,比计划整整提前20天。
第三战役,劳动竞赛攻坚克难(2012年4月25日~7月25日)。2012年通过冬季3个月的充分准备,4月26日,四环总包部组织开展第三战役劳动竞赛,四环1.3万余名建设者紧紧围绕“牢记使命、落实责任,总揽全局、突出重点,抢抓时机、真抓实干”的竞赛主题,掀起了第三战役大干高潮,多个节点工期提前完成。5月11日,提前完成全线首段黑色沥青路面试验段施工;5月14日,提前完成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跨沈西编组站立交桥连续梁八个零号块浇筑任务;6月30日,按政府要求实现棋盘山开通段提前一年开通;7月25日,除了四大关键控制性工程外,全线提前两个月实现半幅拉通,为确保2012年决战决胜的目标提前奠定了完胜的基础。
沈阳四环第三战役劳动竞赛,共计完成施工产值23.25亿元,为计划产值21.67亿元的107%,其中6月份完成施工产值10.92亿元,日均完成施工产值3640万元,创造了沈阳四环开工以来月度施工产值最高记录。
第四战役,劳动竞赛决战决胜(2012年7月26日~10月25日)。总包部紧紧围绕“再接再厉不放松,乘势而上分秒争,安全优质保工期,不辱使命建奇功”的竞赛主题,累计完成产值19.12亿元,占计划产值18.72亿元的102%。全年完成产值43.2亿元,占年度计划42亿元的102.8%,实现了决战决胜。
9月11日,全长882米跨沈丹国际铁路立交桥提前9天完成施工任务;9月25日,国内首座快速路跨高速铁路的秦沈客专立交桥成功转体;10月8日,全长1241米、跨19条铁路既有线施工的沈西编组站立交桥安全合龙;10月12日,全长1626米的西苏堡大桥主桥精确合龙;11月10日,全长917米的高坎浑河大桥主桥完成体系转换。五大重点控制性工程优质建成,全线顺利贯通。
第五战役,劳动竞赛完美收官(2013年3月26日~7月5日)。2013年3月28日召开确保“7·30”建成通车誓师动员大会,开展“百日大干保通车”第五战役劳动竞赛,总包部紧紧围绕“决战四环目标明,牢记使命建奇功,严细进取铸精品,工期确保‘7·30’”的竞赛主题,计划完成施工产值18.45亿元,完成全线所有实物工作量,确保“7·30”建成通车,确保“十二运”顺利召开,实现完美收官。
科技创新
快,来源于技术引领、科技护航。中国中铁是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所属成员单位很多成立于建国初期,现在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优势企业汇聚四环,一场技术上的比拼也随之展开,他们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和“五小”技术革新,极大提高了工效。下穿上跨各种既有铁路,是沈阳四环面临的重大风险,要“点”施工极大缩短了施工单位每日有效工作时间。沈阳四环组织科技攻关“下穿既有线大跨度多孔现浇框构立交桥”和“跨客运专线T构大型转体桥”技术,优化了施工组织,实现了科技创新,提高了工效,目前该技术正在申报科技进步奖。高坎浑河大桥,钢箱梁桥面宽42.5米,宽度属国内前列。该桥采用了连续顶推法施工新工艺,加快了进度。浑河上部地层主要是砂卵层,下部为花岗岩地质,钻孔成桩极为困难。沈阳四环通过改造钻孔设备、改进施工工艺,使成孔时间不断缩短,由最初单桩成孔时间45天缩短至最后的4天;桩基工程由20天一根缩短为3天一根;解决了在砂砾石中钢板桩围堰插打问题,钢板桩插打由1天两根加快到1天48根,围堰施工工效提高17倍,提前工期达半年。该工法属国内首创,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安全管理
沈阳四环两次跨越浑河,13次上跨下穿既有铁路,6次跨越既有高速公路,22次跨越国道省道主干线公路,施工安全生产风险极大、控制难度极大。总包部按照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中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管理、根本在落实、重点在项目”的指示精神,以“全员安全、本质安全”的理念统筹安全工作。各单位克服了“重效益指标、轻安全投入,重教育形式、轻教育效果,重管理人员教育、轻一线人员教育,重迎接检查、轻隐患整改”等不良现象,确保“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计划落实、经费落实、检查落实和奖惩落实”的“七落实”。广泛开展的“党员身边无事故”、群众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成为沈阳四环安全工作的有益补充。目前,沈阳四环保持着安全“零”事故的纪录。2011年,总包部及4个施工项目部荣获“沈阳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14人被评为“沈阳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总包部坚持执行两个“四必须”,对劳务队伍,强调资质和业绩、安全责任书、安全风险抵押金、专兼职安全员数量;对劳务工,强调面试考试、安全培训、安全承诺、个人风险抵押金。通过总包部与各项目部实行“安全包保责任制”,项目部坚决执行两个“四必须”,将施工安全风险和压力层层传递到每一名建设者身上,从而树立了“人人安全”的氛围,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到人”的全覆盖安全包保体系。目前,沈阳四环劳务队伍全部签订安全专项合同,缴纳抵押金3014万元。每名劳务工按照200元/年的标准缴纳了安全风险抵押金;签订了安全承诺书;按要求配置专职安全员89人、兼职安全员178人。
总包部充分发挥技术方案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在编制技术方案的同时,做好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批工作。他们规定,项目所有重大技术方案评审必须有安全总监参加,凡是未经专家审定、业主和监理审批的安全方案一律不得施工,从而使各工点安全保障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使施工对象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总包部高度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别、标注,确保处处提醒和防护,他们还先后编制下发了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等事故应急预案,各标段根据各自工程特点先后进行了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了安全事故的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各项目部严防死守、加强巡查,对安全隐患采取“零容忍”态度。沈西编组站立交桥,全长1241.08米,跨越19条铁路线,施工界面小,各种管网复杂,临近既有线施工,施工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影响铁路线运行,后果不堪设想。该施工点进行了全封闭管理,施工区域围满安全网。管理落脚在“爱”上,突出在“严”和“狠”上,对所有施工人员严格要求,安全防护用品穿戴到位,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重罚。曾于施工初期,在10天内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罚款总额达两万元,震动了每名参建者,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培育全员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总包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四环争先”、“安全质量宣誓”、“班前安全讲话宣誓”等活动,并根据汛期、冬季等特殊施工环境进行针对性教育。各标段项目部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九标经常给工人播放安全警示宣传片,以血的事实警示每一名作业者;二标安全总监徐国平每天6点之前就开始巡视工地,对每日工作安全控制点做到心中有数,每天将现场违章作业操作拍摄下来,晚上在例会时播放给大家看。通过这些方法,使参建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在我手中,安全在我心中”,安全敏感度不断提高。
质量上乘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古老的沈阳近年来步入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沈阳人民注重建设绿色城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沈阳四环总包部根据城市建设新概念,引进、树立“创建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新理念,并强化管理,使工程外观质量遥遥领先于沈阳地区同类工程,得到了辽宁省、沈阳市和中国中铁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保持质量管理的清晰思路,抓住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总包部开工伊始就制订了创优规划,各项目部目标明确,制度完善,通过《质量目标分解方案》等制度,使全员参与工程质量管控,参与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全线推行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单位、试验检测单位和第三方检测职能,确保“实施有标准、操作有规程、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抓住关键结构物,重点控制,确保质量。在路基施工中,各项目部对富水地段、高填方地段、桥头台后填土段等施工采用专用设备碾压,并聘请中铁物探公司采用雷达、声波等先进技术进行探测,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总包部彻底消除“重主体轻附属”的不良倾向,在桥梁防撞墙模板、路灯和栏杆喷漆质量等方面统筹管理,提高附属工程质量,着力为沈阳打造城市景观工程。各种质量活动的开展,使质量意识贯穿施工始终。曾经有一位来宾问总包部的领导说:“你们的质量已经很好了,怎么还抓这么紧?”回答是:“我们的目标是鲁班奖,时刻不能松懈。”总包部开展了“四整治、一活动”、“外观质量回头望”和科技创优攻关小组等专项活动,不断细化工艺、优化设计,整治质量通病。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卡,推行终身负责制,使管理人员和工人时刻绷紧质量之弦。各项目部坚持“首件制度”,推行样板引路,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每道工序的“第一”,即第一根桩、墩、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等,确保工程建设“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员工采取了精准化的操作,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在钢筋施工控制时,他们在钢筋胎具上强制定下坐标尺寸,确保钢筋间隔尺寸小于允许误差。
景观工程
打造景观工程,关键就在于“美”。总包部运用新技术,有效提升沈阳四环的品质。清水混凝土“素面朝天”,一向有“天然去雕饰”的美誉。走进四环,看那一排排色泽统一清丽、线条柔美、棱角分明的桥墩、混凝土梁,你会感觉到现代建筑融入大自然的朴素美。为了应用清水混凝土工艺,总包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所有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先后到奥运场馆鸟巢观摩混凝土结构预制质量,去广东顺德BT工程现场参观学习已竣工的清水混凝土工程。同时,出资400万元,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程的混凝土供应商——北京榆构集团公司合作,携手研究应用“自呼吸生态环保型清水混凝土技术”,并请北京榆构集团公司混凝土专家组每日对沈阳四环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巡检,定期组织技术讲座,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精益求精,不留瑕疵。东北,每年冰冻时间长,对钢结构物损坏较大。总包部组织力量,研究总结出“钢箱梁冷喷镀金防腐技术在极低气温的应用”技术成果,使钢箱梁防腐效果更佳。
对混凝土的控制,温度和养护是关键。总包部抓好季节性施工,确保了结构物的质量。因工期紧,部分工程不得不冬季施工。各项目部坚决执行总包部审批后的冬季施工方案。2011年11月18日,沈阳地区气温零下8摄氏度,总承包部会同监理组成联合检查组,来到各施工点,有用蒸气养护的,有用暖棚养护的,西苏堡大桥桥墩整个裹上了“棉大衣”。经检查,全部按工艺施工,30米T梁强度7天就能达到100%,达到架梁要求。西苏堡大桥于12月2日完成节点工期,结束了沈阳四环2011年的冬季施工。
企业文化
在沈阳四环100多公里的战线上,不管走到哪里,“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的红旗随处飘扬。当地群众说,现在很少看到这样振奋人心的场面了。是的,中国中铁旗下的企业,始终保持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沈阳四环参建单位,在辽沈大地上又一次彰显了中国中铁的央企文化特色。2011年,总包部荣获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红旗项目部”、“青年文明号”和中国中铁工程建设分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总包部深入开展了以“工程管理创佳绩,立足本职争先锋”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提升了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更加突出。2011年,沈阳市授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铁东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立平“沈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和他带领的团队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总包部常务副经理孙玉国扎根一线,靠前指挥,勇于创新,打造精品,铁腕治安,被授予“沈阳市五四奖章”。
在旗帜的感召下、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用下、在党员先进人物典型引路下,沈阳四环参建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行“5+2”、“三班倒”工作制,人停机不停,战严寒、斗酷暑、抗风雪,充分发扬中铁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铁军”精神,使施工进度满足要求。九标项目党工委书记何明江,初到东北时不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皮肤鼻孔干裂出血,经常感冒,但即使正在输液,如果工地有事,他也是拔掉针头就走。当“郭明义精神”走进中国中铁,何明江立刻响应号召,组织成立了“中国中铁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第一天,就有3人到移动献血车上献血。在征迁中,他跑村串户,坚持不懈,和当地百姓交上朋友,使该项目在全线最快落实征拆任务,成为全线征拆领头人。八标梁场,187天完成了408片T梁预制任务,现场负责人鲁昌俊父亲癌症晚期,家里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过来,妻子催促他回家来看一眼,他含着热泪说:“真的回不去啊,今天晚上我跪着给他老人家磕头吧。”这个家中长子,直到父亲逝去,也仅仅回去过两天。
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总包部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他们用中国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统领来自各地的参建队伍;用工程建设分公司“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追求完美、勇争第一”的精神激励士气;用“感恩、责任、奉献、奋斗”的理念滋润心灵;用工地塑形,做宣传片、办报纸,打造沈阳四环的精神家园。如果说,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展现的是“铁军”的风采、“铁人”的精神,那么,沈阳四环“家”文化的打造就是火热场景中的一抹柔情。各项目加强“三工建设”,尤其注重提高参建员工的生活质量,美化生活区、提高食堂水平、建设娱乐场所、设置便利超市。对劳务工实行“五同”管理,使他们与员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政治上平等看待、经济上互利双赢、待遇上一视同仁、生活上共同关爱,促使他们产生了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动力,打造出和谐四环。
四环是一个“圆”,这个“圆”里,承载着沈阳人民致富与和谐的梦想,承载着中国中铁在BT项目上的又一次创新与实践,承载着中国中铁建设者的理想与信念。道路在延伸,拼搏在继续,当“十二运”健儿踏上东北大地的时候,全国人民将会看到,中国中铁人在辽沈大地上描绘的完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