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投先锋】躬身实干二十载 初心如磐践使命——记海建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吉根

发布时间:2024/8/30 9:44:46人气:499所属分类:企业动态

从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到深沉内敛的成熟大叔,从普通的施工员到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海建股份公司工程部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张吉根一路走来,初心如磐,勤勉务实,坚守项目一线二十余年,用自己的踏实笃定和执着忠诚,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青春建功的印记,用实干践行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 

张吉根.webp.jpg

 工地上最亮的“星” 

在机械轰鸣的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角落,他就是工人们口中的“工程园丁”——张吉根。 

在项目管理方面,张吉根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进度为先、降本增效”的管理原则,做到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有机结合、齐抓共进。对于重要关键部位,他倡导施工全过程“陪伴式”跟踪检查,紧盯关键工序,严格把控安全质量。 

每天工人进场时,他就像个大家长一样,督促施工班组做好班前教育,详细记录下施工情况。在施工现场,他仔细地对模板支撑搭设、现场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进行检查指导,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迅速组织团队进行现场分析,及时解决各种问题,确保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时刻冲锋在前,全天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上午看到他在施工现场,游走于各个施工区段,一一把关;下午又见他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协调;晚饭后,他通常是在摊开的施工图纸中,认真编制施工方案,把每个细节都标注出来。为了保证项目施工万无一失,他常常组织班组工人和技术人员加班开会,从进度推进会,到生产协调会、方案交底会……但是不管多晚休息,第二天一早,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 

每一个工程都是一件“艺术品”  

张吉根常跟项目部的同事说:“干好一个工程,就和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要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负责东方医院项目时,他主持编制了45项施工方案。针对直线加速器的超大危险性方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3米厚混凝土墙控温、冷却、槽钢加固、高低台施工缝、弯曲管道预埋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全部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并得到实施应用,受到了建设单位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表扬。 

在海口汽车客运总站项目部工作期间,他带领公司年轻技术骨干,夜以继日地研究各种复杂施工工艺。他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要做好工程,经验、责任、态度,缺一不可”“解决问题本身也是经验的积累过程。”当大家面对一个个技术难题束手无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凭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早已做出了各种预案,并率先对幕墙预埋件、屋面防水施工、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高大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人防工程细部做法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一下子解决了困扰大家多时的难题。在他身边学习的青年技术骨干们全都直呼厉害,可谁又知道在夜深人静时,他有过多少次的思考和验证。在他和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的努力下,东方医院和海口汽车客运总站这两个民生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了海建股份公司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他把家安在了工地上  

作为“专家型”技术骨干,张吉根长年辗转于各个市县的工地,为了工程不留质量隐患,他坚持吃住在工地。夏天雨水多,天气闷热,他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只是很少有时间在家陪伴妻儿,心中难免会有些遗憾。因此每次妻子打电话来,他都要打开视频通话,让妻子和孩子看看工地的高楼盖到第几层了,一方面是满满的自豪,一方面又满是对妻儿的愧疚。妻子心疼他,常常对他说:“老张,我从跟你结婚到现在常常两地分居,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你年龄也大了,还是赶紧回来吧,相互也有个照应。”张吉根总是笑着安慰妻子说:“干工程的人,苦、脏、累、险,常年漂泊在外是常态,要叫我闲着我还真不习惯……” 

 从少年壮志到两鬓风霜,张吉根每天“泡”在工地,苦活累活脏活从不挑剔,和工人们处成了亲兄弟。面对工地上的“疑难杂症”他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把自己活成了一部施工现场管理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党员,二十余年来,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之举,只是凭着精益求精的干劲、尽职尽责的作风和默默无闻的坚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