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建集团三年盈利近3000万元
发布时间:2013-05-13人气:9611所属分类:媒体看海建
文章来源: 证券导报
海建集团三年盈利近3000万元
力争年内由施工总承包升特级
海建集团承建项目之一的海南省图书馆。
该项目与省政府524工程、广州新天希尔顿酒店等两个项目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 本报记者 洪佳佳 通讯员 杨晟
2010年-2012年,海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建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6.5亿元,是海建建企60年(1950年-2009年)生产总值1.42倍。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海建集团资产规模38亿元;职工总数63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一半以上。集团主业为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旗下共有直属独立法人单位18家,其中8家企业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7家企业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一级资质。
高速发展 三年净利近3千万
2010年-2012年,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6.5亿元,是海建建企60年(1950年-2009年)生产总值1.42倍;上交税金17.96亿元,企业利润总额6.85亿元,企业资产从2009年13亿元到现在的38亿元。
三年来,公司赢利共计2977万元。公司投资1.55亿元成立海建房地产公司,一方面统筹建设职工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大力发展集团第二主业房地产开发业务,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1380万元。同时投资2800万元成立了设备租赁公司,有效地解决自营项目的设备问题,提高赢利水平。
去年三沙设市,公司审时度势,投资1亿元成立了三沙建设公司,积极参与三沙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公司总经理吴亚春介绍,目前海建集团已形成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BT、BOT项目)三大主业板块的发展格局,其中房地产开发和项目投资两个新兴主业板块人均利润率处于集团内较高水平,成为海建集团产业链中新的赢利增长点。
此外,公司拟投资30亿元的海南建设产业园项目,已和美兰区政府达成意向,完成了二次规划的修改,力争在2013年完成征地工作并开工建设。
延伸产业 向BT和BOT项目转型
一直以来,海建集团不断狠抓大项目建设,将经营工作重点聚焦于“大业主、大项目、大效益”,资质增项和升级工作成效显著,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企业自营项目增效明显。目前在建的超亿元以上的主要项目有40多项。
同时,公司成功向BT和BOT项目转型,为企业提供新的赢利增长点,夯实“百年企业”发展根基。目前,BT、BOT在建项目合同造价累计超过40亿元。其中,三亚海棠湾风情小镇工程BT项目,合同总价为26.9亿元,该项目刷新了海建60多年单项工程经营业绩,是发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项目。广东云浮云杨公路BT项目达4.5亿元,还有屯昌环西路中段市政工程、澄迈老城开发区南二环市政工程、临高县市政大道二期、文体中心、海汽集团海口和三亚两个枢纽车站等BT项目。例如海棠湾解放军301总医院海南分院综合服务楼BOT项目,建成后享有10年的运营期限,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公司投入近5000万元组建企业技术中心,更新实验仪器设备,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中心软硬件建设。投入800多万元更新了信息中心,制定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总体计划。目前信息化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基本完成了新数据的录入,技术服务和支撑功能逐渐突显,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申请资质升特级 股改后拟上市
“发展一个企业需要务实创新的精神。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制定相应的路子。”吴亚春说。
据悉,公司编制了海建集团“十二五”规划,确立了“海建股份资质升特级”、“海建股份上市”、建设“海建商业大厦”、“海南建设产业园”等主要任务。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企业集团化、股份化发展”思路,为推动海建股份改制上市工作,原旗下9家全民所有制建安企业建筑施工主业和主要资产整合重组进入股份公司,海建股份注册资本增加到3亿元,其余10家建安企业也分别注实了6000-1100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上市平台的搭建。
“到‘十二五’期末,集团公司总资产达60亿元,产值达350亿元,利润总额达5亿元。”吴亚春说。
目前,公司升特工作已经完成了前期筹备,拟在今年8月份向住建部提交申报材料,力争在2013年底海建股份施工总承包升特级资质的目标。